情通笔毫 意凝笔端——走进书法家李树荣
来源:
|
作者:华林凤
|
发布时间: 2017-07-10
|
3135 次浏览
|
分享到:
他的字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大气、有力、充满生机,且在一点一横中,蕴藏一股无穷的力量,彰显大家风范。
认识李树荣老师,是在2016年10月22日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画展上。为了填补自己的孤陋寡闻,我第一时间百度了这个名字,介绍并不多,倒是土豆网上一则李树荣用九把拖布绑在一起边跑边写五米大字的视频让我惊艳,那风采,那神韵,实在无法与对面这个八十八岁的耄耋老人联系起来。李老很谦和也很时尚,认识后立即送上他的名片,上印着:书法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并告诉我,这个职称是他85岁在北京文化部,教育部专门学习后考取的,我不由对李老师产生一种敬意。 年少志大 自制抓笔练榜书
李树荣在中国书法殿堂行走了近八十年,作品被挂在或被雕刻在世界各地的石壁上。李老在回想创作它们时,热情是火烫的,衍生出的一笔一划都曾灼燎过自己最敏感的那条神经。不同版本的书写,发散着岁月久远的墨香。
李树荣生于中医世家,本名李长秋,成人后改名李树荣,排行老五,父亲李清泉是乐至县名医,酷爱书法。李树荣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抓父亲的毛笔乱写乱画,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法成了最大的爱好。
练字所用笔、墨、纸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李树荣家无此闲钱供养他这个奢华的爱好,李树荣实在不甘心,一阵抓耳挠腮中灵光一闪,房前屋后那一百多块大青石板不是可以当纸吗?于是抓来奶奶养的山羊,把山羊胡子、牛的尾毛、棕等偷偷剪下来做成一只抓笔,把泥土加水合成黄泥汤,一大早便提一只木桶,沾着黄泥汤在石板上练字,在一百多块石头上写完字后已是通身大汗,就这么写了洗,洗了写,天长日久从不懈怠,练成深厚的书法童子功。
其父见李树荣确有书法天分,让其先后师从胡通权、谢无量、徐无闻、冯建吴、印诠等书法名家,至此,八十年来风雨不辍,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勉精神、手不释卷的自学和不断地求师问道,使他在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造诣精深,为他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树荣喜欢川剧脸谱,尤其是花脸脸谱的表现形式。花脸脸谱线条夸张,明快,极具个性,这种表现形式与李树荣的性格不谋而合。十三岁时便随老师给人写春联卖,就这样练出了胆量,十五岁开始给人写号匾,俗称店招。第一个号匾写在乐至县双河场一家三人合开的诊所,名叫《三益药号》,此号匾挂出后,该诊所生意极佳,由此震动了乐至周边的很多乡镇,许多生意人上门邀请李树荣给他们写各种号匾。从此,李老的书法的路子越写越宽,十七至十九岁期间便成了安岳,乐至及周边县区的名人。
李树荣饱读诗书,无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易经》以及有关中医方面(的)书籍都认真去学,私塾的学费是三个大洋,李树荣便写字挣钱为自己交学费,同时不忘进一步研习书法,攒钱买笔墨纸砚供自己进一步练习。 李树荣先生写了八十多年的书法,作品独具自己的风格,由于有儿时在青石板上用黄泥汤练字积累下来深厚的童子功,手臂的运笔力道很特别,擅长榜书,几十载临池挥毫,艰辛磨砺,终于成为一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书法家。书作数十次参加省、市和全国展览,并屡获殊荣。
此外,他还多次参加韩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书法展,相继获得优秀奖、一等奖。书法作品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相继被国外爱好者收藏。书法作品入编《奥运之歌》《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等书。小传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中国名家艺术大典》《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虚心傲骨联》
笔墨留声 国界难隔翰墨香
李树荣日日挥毫不辍,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丰富、充实自己。在笔力遒劲的字里揉进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融入了自己的性情和气质!他的字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大气、有力、充满生机,且在一点一横中,蕴藏一股无穷的力量,彰显大家风范。既透出他集众家之长,创己独特之格,也能在所写字中,看得出他已经刻苦习书多年。 其书法作品力求不拘一格,学古而不拘泥古,传承与创新并举,功力与技巧兼容,凝练厚重,飘逸洒脱,赏心悦目,很有艺术感染力。人生的历练使李树荣先生的书法创作与现实之间有了更多的亲和力,也使得他的笔墨有了更多的时代性和广博性。
交谈中,李树荣先生说:书法创作是充满个性色彩的创造性劳动。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应当而且必须有其个人的鲜明特色。书法家先要继续前辈的优秀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其次要在内容方面有新的开拓新的奉献,时刻体现书法家的人格精神,使之情通笔毫,意凝笔端。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书为心画,字体亦性格。李树荣先生的榜书作品,似一首浪漫的抒情诗。特别是那雄劲奔走、飘逸洒脱的运笔形态和笔意相连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创造美的信息,使人心旷神怡。其榜书的独特魅力在不同地域、不同国籍人的心中产生共鸣,真是笔墨留声,国界难隔翰墨香!
我们以近原生态的形式呈现了李老坦诚为人、洒脱习字的风采,以及他形成的一种饮誉海内外的魏碑和颜体相融合的独立书风。李树荣先生不只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感人至深,而且人品也堪称楷模。他在不断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书法苦旅,使我们肃然起敬的同时,彰显并感染着为艺术而耕耘的生命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