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白云先生之艺术天赋与文化人格
来源:
|
作者:wyqkw2016
|
发布时间: 2019-07-30
|
6391 次浏览
|
分享到:
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在文学艺术的道路上,他不断探索,砥砺奋进,各种外在赋予的荣耀与光环——或诗人,或词作家,或书法家,或文化品牌策划“圣手”,或摄影家,或文艺改革“能人”等,似乎不由自主地向他飞来。
文丨刘昌文
古今巴蜀多才俊,智识光芒耀中华。
翻开史册,出自巴山蜀水的文才英杰,真可谓灿若星河,魅力四射,光照千秋。
每当言及才子佳人,人们更是雅兴如潮,目光闪亮,因其五彩迷离,浪漫生辉,给人以畅想,撩人以趣味,启人以智慧。
本篇姑且不谈历史,话说当今时代的一位蜀中奇才。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在文学艺术的道路上,他不断探索,砥砺奋进,各种外在赋予的荣耀与光环——或诗人,或词作家,或书法家,或文化品牌策划“圣手”,或摄影家,或文艺改革“能人”等,似乎不由自主地向他飞来。这于他也许并不重要,但足可证明他是多才多艺与智识非凡。北京文博学院教授黄君先生称其为蜀中雅士,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周祥林先生说:他是一个充满灵性与智慧的人,一个如他名字一样轻盈怡意的蜀中才子。他,就是白云,笔名一笑。
说起白云先生,人们往往忽略他乃省文化厅一位官员的身份,而最令人敬重的是他超乎常人的艺术天赋,在文艺领域独领风骚的才智与辉煌卓越的成就。
- 文化部部长蔡武(右)与白云在全国十艺节颁奖大会后合影 -
白云的传奇人生,其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似云似浪,多姿多彩,美伦美奂,绽放出文学艺术与人格人品的强劲魅力,给人以乐的享受,予人以美的陶冶,引人以智的哲思,示人以雅的风范。
(一)圣手操盘,川歌起死回生。
身处改革的时代,咱就先说白云的文艺改革之范例。
从2010起,四川省歌舞剧院(简称川歌)与全国众多文化单位一样,面临一场前所未的由事转企的改革风暴。尤其在“八项规定”后,对于川歌和许多依靠政府拨款举办节庆晚会及大型演出的院团来说,正处于生死攸关的转折与考验。
受任于新旧体制破立之际,奉命于文化事业危难之时。2013年5月,时任南充市文广新体局局长的白云先生被推上了“川歌”董事长这个风口浪尖。尽管有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可摆在他面前的“摊子”并不像川歌名字一样“浪漫”:账本上钱不足3万元,另欠200多万外债,演出设备落后,办公场地陈旧,员工灰心丧气。然而,在短短两年内,正是白云先生这样的“圣手操盘”,回天有术,提出并实施了“以作品立院,以市场兴院,以人才强院,以制度管院”的发展战略,这对于改制艺术院团“路在何方,何去何从”起到了拨云见天之功效,可谓高屋建瓴,领先全国,让川歌不仅起死回生,而且创造了新的历史辉煌。其离任时财务审计报告显示:川歌银行现金余额4229万元,另有应收演出欠款130余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配套改革,率领其团队实现了“在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在西部具有广泛影响力,在国际具有品牌优势推广力”的宏伟目标。
2015年,中国文化报以《破茧成蝶获新生》为题披露了其改革实况,其中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述:“董事长从一个市州文广新体局的一把手,转身为一个改制院团的负责人。虽然一个人身份的变化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进程中不过沧海一粟,可是这个浪花却在新常态下的文化体制改革中澎湃激烈,闪耀光华。”并肯定川歌在阵痛中顽强崛起,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正释放着前所未有的朝气与活力。因其高超的领导艺术,深厚的文艺修养,精准把握文化改革的大势,在川歌写下了一首壮丽史诗。
(二)大师手笔,蜚声中外艺坛
说白云的艺术天赋,不能不说其文化创意。有人赞他是文化品牌创意策划大师,称他为戏剧行家。其实,他在事业上的成功,及其头上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音乐工作委员会成员、四川省舞蹈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的光环,应是其智慧、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大师”也罢,“家”也好,心胸豁达的他权当玩笑了之。
也许因其出生并成长于奔腾不息的嘉陵江畔,在白云的胸怀里,诗情画意与奇思妙想恰如大江大海般汹涌澎湃,还常常回荡着举世震惊的文化声浪。
曾在南充任上,作为文化部门主官的白云,敏锐观察,审时度势,提出了“群众文化抓平台,专业文化抓品牌,市场文化抓效益,旅游文化抓结合”的构想,并组织实施了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的系列文艺品牌活动,如中国·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全国地方及戏剧艺术节,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节,中国·南充嘉陵江大讲堂,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的艺术活动节,二十多个省市和一百多个国家的艺术院团争相参演,许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都以赴南充嘉陵江大讲堂演讲为荣,文化部及省市党政、文化部门的领导也亲临指导与观演。该系列文艺品牌活动,先后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文化品牌”以及《人民日报》等十五家专业媒体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全国十大文化艺术品牌”。
当然,白云所创意策划的文艺品牌,绝非是昙花一现,也并非虚有其表,却深蕴文化内涵,耸立艺术巅峰,极具生命力。仅看其所获国家级大奖和国际赞誉,足以令万众喝彩,史载流芳。2011年,他监制出品的灯戏《闹隍会》和川剧折子戏《南阳关》《战长沙》,荣获中国戏剧第25届梅花奖。2012年,他担任艺术总监和出品人的大型木偶戏《彩蝶的神话》,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木偶艺术节最佳剧目奖。2013年,他亲自牵头修改并任监制出品人的舞剧《红军花》,一举夺得文化部第十四届优秀文华剧目奖、优秀表演奖和导演奖。也是在2013年,他赴川歌任后,为阆中市创意策划并任监制出品人的全国首台大型移动实景演出《阆苑飞歌》,至今仍在连续演出,年观众达数十万人次。2014年6月,他为广元市策划并任监制出品人的情景舞剧《梦回蜀道》,在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国内外媒体与嘉宾赞誉如潮。2014年7月,他为川歌演员深谋远虑,创立了继“北上广”之后第一个省级现代舞团即四川现代舞蹈团,并特聘著名舞蹈家金星任艺术总监,深获员工衷心拥戴,半年后组织创作了四川历史上首台现代舞《男城女》一炮走红,多次参加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地艺术节演出,获得广泛好评。2014年至2015年,他牵头根据巴金名著《家》改编创作的同名舞剧《家》,荣获了文化部“2017年全国十大优秀舞台作品”和中国舞剧荷花奖以及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还应邀赴美国交流演出和国内众多艺术节展演,成为具有四川特色、全国一流水准的优秀艺术品牌。在他的引领下,川歌及他创作的歌舞节目连续两年走进央视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