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优非入仕 立人志在品
——读冯仕品先生有感
面对书家高手云集的当今社会,侃谈书法或显摆作品有时会给人以苍白之感。在蜀中锦里,医界有一位著名的儿科专家,姓冯名仕品,他在悬壶济世之余酷喜挥毫泼墨,每当欣赏他的书艺就如同感悟他这个人一样,总是给人一种十足的热情、率真、奔放,从不遮遮掩掩,通透敞亮,很接地气,吾在感叹之余大赞其云:少慕王谢堂前燕,多赏壁上仕品书。
我与仕品兄相识于我们一位共同朋友的邀请雅聚,他在席间畅饮三巡之后,放声高歌一曲《阿爸阿妈》为大家助兴,其专业般的歌声令席上所有朋友无不震撼。继而我们互相通报各自的基本情况,彼此添加微信与通讯方式,我才知道他不仅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儿科专家,闲暇还潜心致力于翰墨创作,并出版了不少作品集,在众多的作品集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天津工艺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的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冯仕品》,这是令多少业内人士都十分期盼而似乎又不可及的事情。
清代袁宏道推崇徐渭称之“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把徐渭书法不衫不履、狂放不羁的个性概括得淋漓尽致。不知何故,当仕品兄的作品呈现我眼前时,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书林侠客,医者仁心”八个字。

我使用“书林侠客,医者仁心”八个字来评价仕品兄,是基于我第二次与他有缘晤面并做了比较长时间的交谈后得出的结论。很多看过仕品兄的书法作品的大腕或评论家,都有比较中肯的评说,此处也不容我画蛇添足、再多赘言。我想在这儿谈谈观其艺、品其人的感悟。

通过多方查证,得知仕品兄于1966年2月出生,系现四川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一边远山村的普通农家子弟。1973年他开始上小学,在上小学、中学期间,除学好文化课的同时,他也不忘习书练字。1985年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开始为期五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在学习之余,仍然坚持挥毫泼墨,不改初心。虽家境贫寒,但通过自己勤工俭学和卖字,也能勉强维持生计,凭借其顽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和通过天津茂林书法学院函授毕业,1990年大学毕业后,因他在校学习与实习成绩都十分优异突出,得到同济医科大学童尔昌教授的积极推荐,他顺利来到了成都市儿童医院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开始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描绘宏伟蓝图。他敬畏珍爱自己的职业,治病救人,救死扶伤,需要多么善良而有责任心的人,他从急诊、门诊到住院部,一干就是十多年的光景,儿科临床专业他全都经历了。在工作实践中,仕品兄看到成都地区患肾脏病的儿童很多,但成都儿童医院的儿童肾脏专业却处于一个空白状态,未有设备对患儿进行肾活检与透析治疗,患儿只能远赴北上广等地治疗,为此,仕品兄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承受着不少患儿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过早进入肾衰竭的巨大的压力,他心痛如刀绞。

2004年,他毅然决定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后回蓉,着手建立成都儿童肾脏专业的相关准备,开创了成都儿童肾脏专业的先河,成立起了成都市儿童肾脏专业组,这为后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后成立儿童肾脏内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仕品兄所率团队有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2人,主治医师8人,护理41人,是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国家慢性肾病临床中心核心成员单位,开展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各一个,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有50余篇。作为学科带头人,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每年与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医疗单位进行十多场学术交流,充分展示出其学术影响力。

仕品兄来到成都市儿童医院从事儿科医疗工作,30多年来,他从一个年轻住院医师,逐渐成长为一名儿科知名专家、教授、学者,现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肾脏内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国之名医、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委、四川省儿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科肾脏病学组副组长、成都市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众多殊荣和头衔。发表SCl及中国儿科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有4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四部,获专利三项。
仕品兄是一位让我一言难尽的书道中人,他热心、善良、勤奋、率真,因彼此投缘相知,医术高超,不畏权贵,习书有恒,淡泊名利,故我们的友情弥足珍贵,其人生炼达,得到众多同行朋友的肯定。仕品兄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往治病救人的医生职业。他遵从不畏权贵、信奉学术不能有半点虚假之准则,以悬壶济世、护佑苍生为毕生追求,励精图治,撰写出了《临床儿科诊疗精粹》《新编临床儿科疾病理论与实践》《临床儿科疾病理论与实践》 等著述。
仕品兄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不畏困苦地执着坚守自己认定的事业。他不贪图当官发财,一心一意为了治病救人,长期透支心力体力,为给自己减压,他总是不放弃空闲时泼墨挥毫,将自己心中的痛快与不痛快、高兴与不高兴都一股脑儿地宣泄在笔墨间,以胆驭笔、用心泼墨、以情成书,是字是画,皆由心生,他总是那么陶醉其间,不管别人怎么评说,只要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益于自己的工作推进,他总是不遗余力地行走转换在医艺之间。如今,仕品兄正处于收获着丰硕的学业成果与人生家庭幸福之中,但他未敢丝毫懈怠,继续努力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