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麦琪的礼物》

音乐剧《麦琪的礼物》

0.00
0.00
  


甄 
ZHEN JIN

国家二级导演、编剧
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四川戏剧家协会理事
四川戏剧家协会会员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编剧)获得者
中国话剧优秀青年人才获得者
四川省重点关注编剧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创作室主任

主要作品有:音乐剧《麦琪的礼物》《我爱你的方式叫离别》《新农梦》,话剧《共和国天空的守卫者》《登闻鼓》《巴交龙布》,独幕剧《马背上的银行》,小品《槐花几时开》《我的儿子小宝》《东方礼讃》等,并著有艺术创作、音乐剧研究,艺术管理等领域学术论文以及剧作、歌词、随笔、诗歌等作品几十余篇,其中获国际、国内作品评奖多项。



推荐理由:
1.2018年2月,参加2018年上海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演出活动。
2.2018年4月,音乐剧《麦琪的礼物》剧本发表于中国剧协《剧本》2018年第4期(刊号CN11—1499/I)。
3.2018年8月,参加2018年第34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专场演出(展演)活动。
4.2018年8月,音乐剧《麦琪的礼物》入选2018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三届全国声乐展演暨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参演剧目。






音乐剧《麦琪的礼物》
编剧:甄进


作品介绍:改编自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的短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拥有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对方的深爱,在温暖的感情面前,贫困可以变得微不足道。而他们也拥有着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同时通过音乐剧《麦琪的礼物》用中文来讲世界故事,或者讲世界性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内涵,创造出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世界性的当代形象,这些是该剧创作特别珍贵的。





创作谈:

爱是人类最珍贵的礼物
——音乐剧《麦琪的礼物》创作谈

2001年,正在学习戏剧创作的我观看了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音乐剧《未来组合》,那是我第一次在剧场直面音乐剧,演出结束后,我和同学们兴奋地一路跳着、唱着、跑着,从市中心经过两个多小时才走回到郊外的校园,那种心潮澎湃的审美满足让我久久愉悦。就从那时起,我热爱上了音乐剧,并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创作音乐剧。将《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改编成音乐剧搬上舞台就是我对音乐剧深切关注下的一次创作尝试。而选择《麦琪的礼物》作为创作题材,则是希望故事的国际性能够让世界各地的观众理解和欣赏中国的音乐剧作品。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欧·亨利一部妇孺皆知的短篇小说,从短短三千多字的小说改编成两个小时的音乐剧,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原小说发生在一百年前的美国,离今天的时代很久了,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如何得到当下观众的认可?能给予观众什么样的新鲜感?音乐剧《麦琪的礼物》的现代性何在?带着这些思考我开始了剧本创作。


对于欧?亨利既有深刻性,也有局限性的表达,我遵循着其深刻性而突破其局限性,设计了原小说情节和创造了“当代人”形象,从而确定了整个剧本双戏剧线的创作结构。  在剧本时代性上强化了“当代人”对欧?亨利作品的评论和对现实的关照描写,揭示出当下青年读者内心的复杂性,和对精彩转折的“欧?亨利式结尾”与人生命运出人意料反转的暗示,从而借此对现实提出深刻思考,表达当下的价值评判。“当代人”形象的创作在剧本中具有双重性,一重是共鸣,一重是思辨。沿着这条有目标,有方向,但又曲折不平的人物行动线,按照矛盾发展的规律,去创作剧情,选择场面,基本保持了原作的主题思想和当今时代精神的现代性表达。


小说《麦琪的礼物》打开了我阅读西方文学的大门,让我感受到爱是人类最珍贵的礼物。音乐剧《麦琪的礼物》因为有了各国观众的喜爱使我感到剧本创作的真正意义。通过戏剧这一载体我将继续传递人的温暖、情的真切、爱的美好,自觉地做戏剧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我想,创作只需用心一点,“麦琪的礼物”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