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近你 ——拜谒名山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
来源: | 作者:wyqkw2016 | 发布时间: 2019-03-12 | 1299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我走近你
——拜谒名山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

文丨蒋渝

百丈关,雅安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1935年秋,在名山境内发生了著名的红军与国民党川军的百丈关战役,整个战役历时18个昼夜,这场战役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转折点。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坐落于蒙顶山之巅。这里原来是蒙顶山天竺院旧址,百丈关战役中成为红军指挥部。据史料记载,1935年11月中旬,徐向前元帅曾在这里召集红军开会并指挥作战。纪念馆馆名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夫人林佳楣题写。



十月的细雨洒在这片茂密树林 
没有记住唐代某个皇帝和他的茶园
我记住了你 
眼前的你显得冷清而孤独 
孤独得有些阴森和寒碜 
一位身着黄马甲同样孤独的老者在打扫馆院
只有他在默默地陪伴你


此时有几声鸟鸣 打破了林间的沉寂
声音来自 在这片地下躺了83年的
一支被迫从瑞金仓皇撤出的队伍
一股奉命南下步履不整的铁流
一群衣衫不整挨饿受冻的汉子 


如果还有思想 我想请你们
为整个蒙顶山 为这鸟鸣山更幽
吐出一句句庄严而神圣的话语
为一个世纪后的人们 为灯红酒绿中的男女
请他们记住 那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




百丈镇外,葱郁的茶田漫山遍野
有茶农在采摘秋茶
他行走的脚下 一垄垄茶树下面
至今隐藏着一条条战壕 一条条 
生与死的界碑和分水岭
1935年深秋 南下红军以两万主力
在四川 在名山 在十公里长的弧形地带
与敌人展开了拉锯战
这只叫做红军的鹰 誓要飞过这百丈雄关


18个昼夜的百丈关大战
留下了上千条红军战壕 
同时留下了上万具分不清你我的尸体
战壕条条通往死神 也通往生存和胜利
当然 他们不会知道 最后也通向了
瑞金 延安 西柏坡和天安门


然而 一万名红军长眠在了这里 
蒙顶山茶园 在秋雨中泛着翠绿
是一万个肉身之躯滋养着它
聂金福,百丈镇土生土长的老人对我说 
他小时放牛的时候 一次就能挖出六七个弹壳 


一条小巷尽头的农房 早已破旧不堪
它是当年红31军指挥部
小河边 还有一座两层土坯房 
我走近它有时 有酒香向四周弥漫
徐总指挥就站在我的面前 英气勃勃


90岁的朱立忠 祖父留下的老屋 一座农家院子 
翠竹环绕宁静幽深 与所有的川西农家并无二致
百丈关大战 红军一个炊事班住在这里 
一天 不料做饭的烟火引来敌人的飞机
一枚炸弹落在门口的山坡上 近千斤重的青冈石
被炸得飞过堂屋屋顶 深深陷落房前
于是 这石头陪了朱家83年
朱立忠把它叫做红军石 视作朱家的祖传宝贝




是谁在静夜里静静燃烧
草莽间仍旧飘扬着绿色的火焰
是谁点燃了自己的血液
高擎着燃烧的火炬奔向晨曦


踟躇于这片青色的树林
我寻找血染的山 血染的水
那血染的惊心动魄的18天
抬头仰望 纪念馆上方硕大的红军军帽下
闪烁着千万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指挥所里 有徐向前们忙碌的影子


林中有渺远而辽阔的声音隐隐传来 
在一声声鸟鸣的背后
在一根根大树的树梢上 
在枫叶已开始变红的叶脉里


如果我突然死去
班长,请把我的背包整理一下
放在我的背上 我还要赶路
远方更远了 但我有信心到达
等到革命成功之后 在那时
我会学习遗忘 
忘记昨天的行军、战斗和树皮草根
忘记今天的枪炮声、留血和呻吟
我将历数我最喜欢的东西
比如梦、小米、春天和女人
并用故乡原始而古老的方式 悄悄地告诉你




从青年到中年 有几次到过这里
我不知道这次为谁而来
我来找谁呢 
这些山峰 这些树木 这些茶园
这些河流 这些战壕 这些墓碑


名山因何而名 对于教科书 对于百度 
对于所有的介绍 我都可以置若罔闻
我的眼里 是血样的红土 是白骨埋在山中


此时 树林深处的纪念馆宁静而安详
长眠已久的红军战士用他们的身体
肥沃了这片土地和山林
好 就这样
请把我全部的敬仰和对83年前的怀想
连同透过树梢的斑驳阳光 
献给当年在此倒下的 一座座山一般的
灵魂


作者简介



蒋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现任《乐山文艺》杂志主编
长期在党委、政府部门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若干文学和评论作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