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名山蒙顶茶的情缘
来源: | 作者:wyqkw2016 | 发布时间: 2019-03-12 | 268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与名山蒙顶茶的情缘
文丨时在


相约在名山
各路名刊、名人,
在秋风中启航。 
沉醉着熟稔释放的芬芳,
怀揣着蒙顶那高远梦想。
聚首于天下名山,
在蒙顶的莲花上拥抱。

守护皇茶的猛虎,
向我们温柔一笑,
拱卫茶山的古树,
站成了仪仗,献出了鲜花。

《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的大家,
《当代》文学《中国艺术报》的名将,
《上海文学》《山东艺术》的龙头,
《文艺界》《江门文学》的住持,
《现代艺术》《贡嘎山》
《凉山文学》的主帅,
分享上苍策划的礼仪,
把这里点赞成天堂。

地市州县市区的文学刊物,
因名山而沾了名气,
因蒙顶而长了高度。

拜读蒙顶山茶史博物馆

宏伟的茶史博物馆,
是钢筋混凝土的杰作吗?
分明是茶文化崛起的圣殿!
灵魂是茶史;
筋骨为茶树。
茶叶是它的血肉。

凝视,一器一物,
艰深成不朽的天书。
驻足,一图一文, 
诠释不透的经典。
一天的走马观花,
走不进蒙顶的深邃。
穿越驿站与长路,
追赶不上茶马古道上的背影。

十年寒窗,
方可读懂一杯的积淀,
但不读尽蒙顶茶史博物馆,
喝不透蒙顶茶屹立的人文。

品蒙顶茶

一口,是尝,
尝的是蒙顶的春。
两口,是饮,
喝的是蒙顶的情。
三口,是品,
品出了蒙顶的神。

金黄,透明,荡漾,
催生一波三折的故事。
晶莹,伸展,升腾,
茶叶苏醒,
让白发诗人枯木逢春,
把青丝文人滋养成名。

天下名山在名山,
是因千年蒙顶加高盛名。
品蒙顶,低俗攀上高峰,
名山行,无名可能成名人!
蒙顶融入我的心,
名山留住我的情。
今天拜倒在蒙顶,
明天还向蒙顶朝圣。

名山,茶的城池

天下菜坊,
荟萃在名山。
造访久仰的名山,
第一时间迎接我的,
是路边[富丽的茶坊。
门面一间,茶几数张,
靠墙书籍,汗牛充栋
举杯喝茶,顺手取书。
没有虚掷时光的麻将,
只有茶香伴着书香。

走过数间店铺,
第二时间迎接我的,
又是一处茶坊。
菜客满座,香茶盈杯,
重复修筑桌上长城战事,
无法在这里摆开战场

作坊荟萃啊,
密集得“三步一岗”。
不比面店少,
随时随地进茶坊。,
不在高楼深院,
就在地气之间。

山山是茶,满街的茶,
全城的茶,全民的茶。
茶温升腾爱情,
茶味浓烈友情
茶气凝固成春风,
茶汁荡涤滚滚阴云。
茶香醉了天下,
茶色梁碧四方。

茶园和鸟儿

茶叶爬上山山岭岭,
与蓝天彩云相依。
茶树铺满一马平川
疑似海洋无边无际。

鸟儿飞不出边界,
干脆在茶树丛落户。
茶山的高与宽,
茶林的密和静。
留住了精神的魂。

抓住害虫,
像茶农一样斩草除根。
啄一点茶叶的露珠,
分享付出艰辛的光荣。
筑下鸟巢,
宣誓与人们一起守望。
鸟蛋接连不断地产,
给茶神奉上圣洁的贡品。
飞上飞下的舞蹈歌唱,
庆贺茶叶飞翔,
比鸟儿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简介
杨云新,曾用名杨云兴,笔名时在。
先当农民,而后行伍,打过仗,现供职于地方检察机关。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检察官文学协会理事。宣汉县《巴人文学》主编。
先后在国家、省级报刊公开发表报告文学《七颗石拴住他的心》《气壮山河》,中篇小说《掉进莱茜河》等。
部分辞赋被报刊和楼堂馆所采用,并获奖。巴山系列散文先后获得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