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描述
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现在时间是:YYYY年MM月DD日 H:mm:ss
首页
文刊联
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
联合会会员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期刊方阵
市州刊物
名刊推荐
市州刊物
作品园林
作品精选
作品精选详情页
文艺评论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
文艺月报
文艺选刊
文艺百家
年度百家
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美术
戏剧
音乐
民间文艺
摄影
书法
舞蹈
曲艺
杂技
电影
电视
文艺评论
2018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美术
戏剧
音乐
民间文艺
摄影
书法
舞蹈
杂技
电影
电视
文艺评论
版画
油画
水彩
综合材料
书法
雕塑
作家
剪纸
摄影
漆艺
竹编
锦绣
主编风采
艺产联盟
得石舍
福宝斋
恒杰文化
庐缘画斋
泥上行
关于我们
大事记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首页
>>
期刊方阵
>>
作品精选
>>
心灵的客人
心灵的客人
来源:
|
作者:
wyqkw2016
|
发布时间:
2019-03-13
|
1270
次浏览
|
分享到:
心灵的客人
文丨张予佳
已超过两个小时的蒙顶山茶文化研讨会还在进行中,身旁素味平生的女子开始阅读手中古希腊先贤的论著,时而指尖停顿陷入沉思,时而用铅笔在书页上标注记号。那神情专注的侧面和衍射于她发梢上的光影,以及悄然透露的某种冷峻而坚贞的气息,毫无疑问地瞬间击中了我!如今还剩多少人心甘情愿的静心阅读和领悟经典哲学思辨的文字呢?
我羡慕她的忘我状态以及片刻的心灵自由,于是尝试着回顾上午游览蒙顶山的记忆印痕。蒙顶山的山势北高南低,山体宽约4公里,长约10公里,其最高峰——上清峰的海拔不到1500米,在群山林立的川蜀大地上并不算出众,却孕育了声名远扬的茶中珍品——蒙顶山茶。或许,前一句的转折用的并不贴切。从中国传承千年的思想体系角度来看,亘古以来,茶叶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天地的恩赐,能生长出上等茶树之地必然是灵秀氤氲,因此并不存在芥子须弥之分。蒙顶山茶自唐代以来就作为贡茶而延续千年,唐代白居易在《琴茶》中写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宋代陆游在《睡起试茶》中写道:“朱栏碧瓷玉色井,自候银瓶试蒙顶。”乃至清代名士何绍基也在其《名山蒙顶贡茶赋示陈新盘明府》一诗首句写道:“蜀茶蒙顶最珍重,三百六十瓣充贡。”
千年之后,行进于蒙顶山中的我,依然能体悟到灵秀之气,仿佛重返历史现场。听当地同行者介绍,古代蒙顶山建有多处道观寺庙,香火鼎盛,信众络绎不绝……我猜测,此地能出产好茶,除了自然的灵气孕育以外,应该还包括信仰的力量——“信”是感恩,“仰”是敬畏。念及此处,一种久违的温暖顿时油然而生。
茶文化由古至今被赋予人文高度而源远流长,我也经常参加不少茶文化活动,往往余味尚在盘桓之际,便被告知这茶的价格不菲,难免心生凄惶。其实,价格标签并不重要,如今却被津津乐道。这是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
在堂皇的明枪和精致的暗箭密布的红尘中,我们闪展腾挪已久,心累而不自觉,这一口蒙顶山茶或许能唤醒内省的敏锐,继而明悟到大无畏与大自在,微笑迎接等候已久的泪水与苦难。因此,还是独自默默品上一口蒙顶山茶吧,除了清冽怡人的口感之外,似乎更能感受到古人的个性与风骨,那是外圆内方的睿智和格物致知的坚韧。用心培育茶树,用心加工茶叶,用心品尝与感受这天地恩赐之物的美妙,如此就对了。
身旁的女子依然迷失在书籍中,就像本·雅明曾说过的那般,迷失是需要学习的。是的,曾经拥有预知之眼和矿石之心的先哲们趁有生之年,凭借思索本能,用一只手遮挡刺眼的阳光,另一只手匆忙描绘下生命真相的图景……我相信,文字与茶叶的本质相近,甘苦自知,俯仰从容。诵读美文佳句与品味蒙顶山茶,同样会令人齿颊留香,可谓“照壁书灯青,煨炉茶火红”。我们也许可以将偶遇的瞬间感动和品茶的机缘都当成心灵的客人,善待与分享,并因此不再害怕离别,我们的一生本就是由一幕一幕的离别场景拼接的记忆片段。假设旧客滞留徊徨,我们的心灵又怎么有空接待今后必然会如约而至的新友呢?在来往往间珍惜一口茶,一首诗的缘分便足矣。
人生欢愉往往来自于尚未兑现的希望,而失落大多源于对光阴的思索:岁月像什么?像不像一把利剑从我们出生的那刻起就绝情的当头斩下,然后所向披靡地刺穿浮生,刻画下道道悲欢离合的痕迹?类似的命题好比陷阱,底层密布着对不断流逝的时光的畏惧与无助感。其实,时代的更替如四季转化般自然而然,岁月冲刷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与一个人、一口茶邂逅的灵魂鸣响。类似的具像本体就应该是个“壳”,“壳”里的人与物来来去去,好似潮汐往复,唯有其中蕴涵的意味一定活得最长久。假设只愿从此做一个静默的行者——潜沉的体验中警醒着灵魂的沉溺。
研讨会结束时,晚霞漫天,我沿着雅安的商业街漫步,忍不住想象着闹市之夜的街头或许还仅存奉送希望的天使,而孜孜不倦的路人是否愿意,将那一片旷达的未来天空带回家呢?终于,一句沉重的感叹句从心海深处浮现,我聆听着它的诉说,如同脉搏的频率,简短但复杂!
作者简介
张予佳,
现任《上海文学》杂志社副社长、中国散文学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个人作品集《浮醉若欢》,及合著作品十余部,
在多家报刊开设个人专栏,散文随笔、诗歌、小说、评论和剧本散见于各报刊,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印行。
上一篇:
你好,蒙顶山上茶
下一篇:
名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