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践水墨画的转型与突破
来源:《现代艺术》2017年第05期 | 作者:高潮 | 发布时间: 2017-05-26 | 175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绘画,王践重视创新,重视纯美,以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艺术技巧和意象结构绘出了色彩斑斓的荷塘。
当今中国在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它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变化,社会审美心理从单一转向多样;从稳固型转向更新型;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式。作为意识形态显现于视觉形象的绘画,作为创造美的画家,自然也必须有造型观念上的变化,才能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当代中国花鸟画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向,王践近期作品的思考与创作也是这一趋势的结果,画家或者在观念上革新,或者在技法上创造,或者回归传统,都体现了中国画多元共生的状态。在多元的艺术追求中,画家的情感、思想积淀始终应该是创新的基础,艺术的时代价值正取决于此。


《入梦》24cm×80cm
艺术在新的时代面临着一个自我突破,水墨画也应该有所突破,路径就是在汲取传统水墨的基础之上,在技法上植入西方的写生、构图、观察和色彩方法,在表现形式上融合中西与古今,和观念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基于这样的思考,画家在艺术道路上对“新水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拓展了水墨画的表现内容,丰富了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对自身进行了一次清理和超越,他的水墨“转型” 更加契合自己对现代艺术脉搏的把握,更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酣畅洒脱的艺术个性。他不仅利用传统的水墨与纸张作画,还大胆引用很多新的材质入画,新的材质呈现出新的艺术效果,开启了新的艺术维度,超越了传统水墨的固有程式。他大胆地将丙烯等画材用于水墨创作,试验不同媒介色彩的特点与水墨相互碰撞交融,使之呈现出一种色彩恣意张扬的新观感,所表达物象的质感也更加突出。


《繁花遗梦》2012年
古人写荷形象已近乎完美了。多抽象表现其品格,逸笔草草,达清逸出尘之境,会意而已。而王践近期画荷作品更倾向于自然,荷塘斑斓的色彩、静穆的生态意境被强调、放大。他以新的表现手法强化氛围,表现了荷塘万千缤纷的大千气象,形成了具有独体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格。

王践的荷塘已经展现了面貌非常独体的个人图式,他有着传统中国画的笔墨骨架、又有新水墨色彩与墨的万千偶然变化。画面的色彩与构成显然受到油画的滋养,画面的整体氛围充满东方情调,他的作品突出强调画面的色彩,荷叶、荷花造型多采用团块手法,即以几何形态来描绘画面。由此,他找到了表达意境所需要的语言。他在荷塘中,在二维的绘画构成空间,更注重色块与墨块融合处理和色彩过度的关系,不只用色彩来表现光的氛围,更倾心地致力于用色彩来塑造形体,他用概括与提炼的色彩,勾画荷叶、荷花或莲蓬等造型同时想象其不同的光影变化,又将多个荷叶、荷花或莲蓬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固的团块关系,即构成多个几何形态进行色彩描绘。生成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心灵震撼的审美效果。使画面形成一个一个厚重而富于肌理变化的色块,使画面更加色彩鲜明、表现更加强烈。

《梦进秋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绘画,王践重视创新,重视纯美,以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艺术技巧和意象结构绘出了色彩斑斓的荷塘。如此丰富的思想肌理与复杂层次,给我们时代的读者带来了视觉盛宴。它突破了传统“荷塘”而成为当代最具抒情风的“荷塘”,并影响着当代画坛的艺术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