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随时代 创新出活力——工笔画创作及中学美术彩铅画创意教学的探索
来源:
|
作者:刘志珍
|
发布时间: 2017-07-10
|
2417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不为外面世界的精彩所诱惑,潜心研究艺术、绘画修身,这是难能可贵的。
如何把工笔画现代创作理念贯穿于中学美术彩铅画创意教学之中 ,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教学实践问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作出回答。本文谈谈自己的理论探索和美术教学工作实践体会,就教于各位同仁。
刘志珍工笔画作品《素芬》
一、突出本民族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长卷创作《土家婚嫁图卷》重彩工笔画创作为例。《土家婚嫁图卷》(540cm×66cm)我选定土家族原始婚嫁习俗迎亲、上花轿、闹洞房、儿童戏耍等几个比较典型的、谐趣的、喜庆的系列作为原始创作素材,尝试以群像性的长卷式构图为主,展现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一种和谐的土家族人文环境,提高自己对人物画创作中形貌及动态的把握能力。在创作过程中,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特定的土家族民族风情主题。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民俗风情,便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土家族民间婚礼习俗过程形成了一系列表示祝愿和祈福的相关民俗文化现象。在这个主题中,我选取了流传在土家山寨最能集中体现土家族民风民俗的古朴原始的婚庆场景:发轿、迎亲、抬花轿、闹洞房、儿童戏耍鞭炮等场景为画面的组成部分。鼓、锣、钹、唢呐、牛眼铳、鞭炮等土家族民族民间迎亲交响曲作为画面的高潮部分。对以人物为主的画面来讲,要符合人物的需要,使人与景生、情与景合,使画面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独具土家族特色的山川、秀水、吊脚楼、石板街为背景烘托出人物,以突出土家山寨原始古朴婚庆“喜”、“闹”、“庆”、“吉”的主题。我将这种喜庆吉祥的寓意,通过人物道具的图案和画面鲜明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现喜庆、热闹、欢乐而隆重的婚礼气氛,追求祝福吉祥、爱情婚姻这一特定主题。
2.土家文化中吉祥纳福主题的装饰性图案特征。吉祥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最大众化、普及化的文化特征。在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吉祥装饰图案被人们用来寄托美好愿望,渲染喜庆气氛,祈福致祥。我根据画面需要,结合土家族传统图案提炼,我主要借鉴了土家族民间织锦西兰卡普的图案造型,如常见的太阳花、八角回、勾纹万字纹、和具有几何风格的各种小纹样,以及各种纹样之间的穿插排列。我还选择了“囍”图案造像点缀于画面。“囍”在土家族文化中成了喜庆特别是婚庆的家喻户晓的吉祥瑞符。
3.人物造型装饰性趣味语言的运用。在这个主题创作中,我采用了人物造型的变形与夸张的手法,以增强人物造型装饰性语言的趣味性。在构图上我很讲究,因为我想要创造出独特的审美和视觉,形成自己的风格。可能受传统教育的缘故,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造型上的改变,装饰性表现手法的运用,力求创造出不同于一般的写实和写生,更符合我的画面人物的趣味性,也有了自主发挥的空间。根据记忆和采风,对人物形象高度概括、变形、夸张,平面化、服饰纹样重装饰感。人物动态随情景或顾盼、或斜睨、或笑意、或羞涩,不求形似,但求奇拙诙谐喜乐的趣味性。因为涉及到人物造型众多,人物造型变化与和谐统一是这幅画的难点。
4.土家族装饰性色彩语言的运用。以《土家婚嫁图卷》为例,我采用了工笔重彩的画法,在设色上借鉴了土家族民间织锦西兰卡普色彩艳丽、鲜明、跳跃、对比强烈的特点,以暖色调中的红色为主调,用青、蓝、大红等深色做底色、图案纹样多用浅色、或者相反,底色用浅色,而纹样用比较强烈的深色,两种用法的效果可以使图案作品显得质朴逼真。在调色的过程中,我服从土家族民间心理特征,施以朱砂、朱镖、大红、大绿等强烈饱满的重色暖色,加入相应色相的矿物颜料颗粒,使色彩厚重而不晦涩,对比鲜明、热烈奔放,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装饰变形的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新样式,突出土家婚庆吉祥、谐和、热烈、喜乐等吉祥纳福的婚恋文化内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刘志珍作品《土家族婚嫁》(局部)
二、突出泥金笺工笔花鸟画小品创作。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喜欢传统工笔画“线”的表现。喜欢线条本身的形式美、抽象美、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艺术张力。工笔花鸟画在宋代已经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以宋徽宗为主的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在传神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宋人不仅把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翎毛形象逼真、用笔劲挺工稳、笔法精工,用线刚柔相济,填彩或浓厚华丽,或设色清淡,或布色鲜明。特别是对山麻雀的观察与描写更为详细生动,善于体现自然的形态,动静游息之态、天性婉约之姿、清新婉约之致,洋溢着生动潇洒的野逸之趣,妙得自然。不但合乎其自然生态,也有远离尘嚣的寓意。麻雀喜欢栖息在人类房舍附近或开发区周边。宋人还极其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既具体精到,又典雅堂皇,设色艳丽,充满活泼吉祥的气氛。我笔下的蜜蜂,虽在画面上一点不起眼,却有常人难到的精工。无论细翅还是蜂足,结构处理毫不含糊。骨法用笔毫不懈怠,赋色表现惟妙惟肖。把自然属性与道德品格相联系,形成了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抒写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致。对秋虫等的描绘,既能准确地勾勒出秋虫或静或动的各种体态和神情,又将昆虫翅膀的轻薄或外壳的坚硬等不同的质感表露无遗,合乎自然规律的晕染与求实写真的线条相得益彰。有振翅欲飞的感觉。静中寓动,活灵活现、楚楚动人。形成了宁静平和、细腻艳丽的“皇家富贵”之风。
我在创作工笔花鸟画小品系列时,探索性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材质,如泥金笺、泥银笺、半生半熟的皮质、仿古有色宣纸等。我尤其喜欢泥金笺,喜欢泥金笺本身的色彩感和厚重感。在我的工笔花鸟画小品中,以山雀为主的四个工笔画小品为例,同行们是这样评价的:“看志珍的泥金笺工笔花鸟画小品《八雀栖竹图》,颇有感触。该图以外方内圆的形式出现,用浅黄色的但泥金笺所绘,整体感觉是雅致的。清淡中有色,有色而不冶艳。翠竹、山雀造型精准、栩栩如生,线条优美流畅,涂墨敷彩细腻、合理、有序。此图彰显了作者深厚的学院艺术功底,是绘画中的阳春白雪。”又有同行认为:“志珍的《五雀图》,色调金黄,古典雅致,为传统工笔画结合现代写实手法的联姻之作。五雀形态各一、不雷同、惟妙惟肖。作品用线工细、用色均匀、用心用工不浅。五雀面对诱人的累累红山果,不惊、不争、恬然淡定,平和共栖,耐人寻味。雀之生存与共处之道,并非为德,实则遵循自然之道。师法自然,是永恒之谛。”还有同行品说:“志珍的《六雀齐鸣图》,构图比较新颖。六雀呈西北——东南方向的排布,成一字形却又不呆板。六雀形态各异,生动活泼,煞有情趣。作者用线、涂墨、施彩等方面无不工整细腻,画面中看不出丝毫应付躁动的情绪。工笔画作为女性的强项,也许正是因为女性更静得住、更有耐心、更手巧。六雀一致朝着东北方向鸣叫,这让观赏者产生一种神秘感:东北方向有什么?是旭日?是天敌?是心仪的偶像雀?是心驰神往的”窼巢?雀心难测,抑或雀本无复杂的心思,也许是观赏者以己心去度雀腹妄自揣度而已!”还有朋友看到这组小品这样评价:“志珍这组泥金笺工笔画小品系列,唤起了我童年的记忆。那时候的麻雀就这么多、这么肥,竹林中、柴垛上,好热闹!就是这个味!”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不为外面世界的精彩所诱惑,潜心研究艺术、绘画修身,这是难能可贵的。”领导赞扬说,“志珍的魅力,而不是因为她有硕士头衔。实验中学的美术教学,有志珍这面旗子,其意义是不可小觑的。”
三、水溶性彩色铅笔创意绘画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多年来,中学美术课被视为“豆芽课”,领导不重视,学生不在意。绝大多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带作画工具,甚至干脆做其他作业等。美术教材对学生来说可操作性很少。这就需要美术老师自己去挖掘大量的适合自身课堂需要的校本课程资源。从教20多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义务教育阶段中学教育课堂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各种媒体在中学课堂的出现,我做过很多尝试,我也一直想把自己所钟爱的工笔画理念引进课堂。对学生来说只有彩色铅笔与工笔画相接近,操作简便,能够像运用铅笔一样自如,便于掌握。不仅色彩饱满、色调清新、笔触细腻丰富、层次感强。彩色铅笔又和普通铅笔有很多共同点。所以作画时可以借鉴素描造型的作画方法,用线条来塑造形体。把它一层层涂在纸上,可以用不同的力度,进行排线,反复上色,与工笔画层层分染的方法相似。能刻画出梦幻、诗意的境界,可以表现轻盈、通透的质感,这与工笔画的风格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们特别喜欢这种绘画工具,一画就停不了笔。彩色铅笔的这些独特性,是其他工具、材料所不能达到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彩色铅笔绘画技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初中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们尤其喜欢画动漫、卡通、科幻画等。很有装饰性,想象空间非常大。于是,我鼓励孩子们把工笔画用线用色的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先用铅笔打底稿,然后用黑色记号笔或者黑色铅字笔勾线,勾好线后将铅笔的痕迹檫掉,然后再根据画面的需要,用彩色铅笔上色。上色的过程中,我指导他们充分巧妙地运用彩色铅笔的独特性,掌握线条的轻重、舒缓、松紧度、以及不同的质感,引导他们在画面上自由混色,尝试色彩明度的自然过渡变化、色相之间相互混合又自然衔接的微妙的感觉。这样创作出来的创意彩铅画作品,既有工笔画用线用色完美结合的元素,又有少儿绘画浪漫、自由奔放、装饰性美感极强的艺术特点。我常常通过展示学生们的彩色铅笔创意绘画作品,更好地激发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创作出更加生动的作品。引导他们在欣赏、创作彩铅画的同时进行交流和表达,在愉悦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形成追求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正确世界观。因此,深入挖掘美术教学资源,把彩色铅笔创意绘画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课堂,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是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的,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彩铅画教学又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中小学,都能有效的进行教学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易于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