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邦鼎的评论文章体现了他相当细腻的情感掌控力和较为敏锐的洞察力。他善于从人物性格、言语动作、生活环境的交叉联系中解构人物形象,解析人物性格,并将此与影片叙事及情节结构相结合,进而揭示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意旨及其社会历史意义。
章邦鼎是一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仍活跃于四川影视评论界的老影评人、影视剧作家。之于在电影评论、文学创作(含影视剧作)方面同样努力耕耘的我,当即将出版的厚厚一部《迷人的星光——章邦鼎影视文集》摆放在我的面前,让我写序的时候,我确实佩服他锐意进取的写作激情和砥砺心志的创作实绩了!该书分上(影视评论)、下(影视剧作)两编,洋洋近百万字啊!
影视评论需要缜密的抽象思维和深刻的理性把握,而影视剧作则需要生动的具象思维和敏锐的感性体悟。将理性与感性、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有机结合,这本身就体现了写作者开阔的审美视野和扎实的创作实力。章邦鼎的电影评论、影视剧作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就是明证。
布封说:“风格即人。”章邦鼎个子不高,但为人真诚、很有个性,思维敏捷、言谈出新。他的电影评论多为3000字以内的短章,主要涉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及以前的经典电影。所谈及的国产电影有主旋律片、娱乐片和探索性艺术片等。而外国电影主要为美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主流院线电影,既有道德伦理题材的艺术影片,也有科幻片、惊悚片、悬疑片等。其评论的影视剧作多为通俗易懂的儿童题材电视剧作。尽管这些电影评论所谈及的作品,影视剧作所关注的题材,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却折射出的对人生积极意义的追求,对社会正气的大力弘扬,抑或给观众带来的启迪与反思,对当下时代是非常必须、也是大有裨益的。
章邦鼎电影评论的审美视野多聚焦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的电影作品,并明确提出应该“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用真正而不是歪曲的、发展而不是僵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研究电影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促进电影创作的健康发展”(《解放思想 繁荣电影评论——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点体会》)。他认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把真实生活艺术地展现出来,事实的真实被赋予艺术的形式”,才能使电影“更具有引人入胜、给人美感的艺术力量,去扣动着观众的心弦,影响着观众的思想感情,给观众以鼓舞和教育”(《真实是通往观众的桥梁》);“文艺的目的是在于给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不能“片面地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耸人听闻”(《不能仅仅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从影片〈淘金记〉的结尾谈起》)。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方向和境界也是章邦鼎的影视剧作所追求的。无疑,这种思想与习近平在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出的“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的精神是极为扣合的。
在具体影片的分析、评价上,章邦鼎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影片的倾向性和真实性是否统一;第二,人物的个性化和典型性如何;第三,影片从内容到形式对时代的反映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第四,影片是不是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民族风格;第五,影片的观赏性及其社会效果怎么样;第六,影片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探索。在这六个方面中,作者的评述多着墨于前五点,即从影片题材、故事主题、人物形象、语言个性、美学特征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评价,较为倾向于影片题旨、观影感受、美学风格、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解读,而较少谈及影片的拍摄技法、景别的审美功能、镜头运用或电影的风格、韵味等。
从观影角度去评价影片,很容易让观众对影片的理解、接受程度来达成与创作者的双向交流。章邦鼎的评论体现了他相当细腻的情感掌控力和较为敏锐的洞察力。他善于从人物性格、言语动作、生活环境的交叉联系中解构人物形象,解析人物性格,并将此与影片叙事及情节结构相结合,进而揭示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意旨及其社会历史意义。由场面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评论者在思想、人物、情节的综合分析中,明晰故事主线,凸显主要观点——或推崇英雄主义精神,或欣赏普通人的快乐,或反思底层人物乃至反面人物的悲剧。朴实的语言,畅达的思理,开宗明义,言为心声,其观点不偏激,不流俗,唯实、唯物、唯真。
当然,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电影评论工作者,对过于迎合观众口味的商业电影,对电影中所出现的艺术手法雷同,剧作胡编乱造,形式空洞无物,植入性广告片面夸大,服装、道具、置景和表演的虚假等问题,章邦鼎也从思想高度、历史事实或观影感受等方面进行了颇有针对性的归纳、剖析和批评。畅所欲言,不遮不掩,体现了一个真正的电影评论工作者的胆识和勇气!
章邦鼎的影视剧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是《跑跑的天地》和《男阿姨》两部展现幼儿教育的电视连续剧剧本。两剧着眼现实题材,人物性格立体丰满;语言生动,极为口语化、生活化;情节具有典型性、趣味性;悬念设置、细节刻画也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阅读吸引力。尽管写于几十年前,但把它们放在当下,显然,仍具有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为我国的第一部幼儿电视连续剧《跑跑的天地》讲述了跑跑这个顽皮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前后的变化。剧作从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世界,细致入微地捕捉孩子的童年心理,活灵活现地塑造出自然、纯真而又性格各异的儿童形象。跑跑之前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任性、要强,被父母送到幼儿园后,在田老师及身边小朋友的帮助下,跑跑在幼儿园里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被家长惯着、宠着的跑跑变成了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跑跑。剧作充满童趣,尤其是跑跑和小朋友在幼儿园里用尿来画各种图案的情节设置,将幼儿的天真、好奇、可爱的一面展露无遗。田老师在剧中是一个富有爱心也极有耐心的幼儿园教师,她懂得幼儿的心理,一直用自己的爱心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在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让孩子们学会彼此尊重,如何相处。剧作故事和剧作人物生动真实,独特性和普遍性兼具,读之颇有画面感,仿若身临其境。
《男阿姨》可谓一部很有现实意义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师范大学毕业生路安康选择去幼儿园实习,这一举动引发了很多人的不理解——人们大都认为幼儿园的教师就该是女的,一个男人去幼儿园当教师是没有前途的。路安康在实习过程中,在丁丽老师的细心帮助下,通过与那些天真可爱、性格各异的儿童的朝夕相处,渐渐爱上了这个职业,最后成了一名合格的幼儿园“男阿姨”。剧作塑造了以路安康为代表的一批男幼教工作者的典型形象,展现了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幼儿园孩子们真诚的爱。当下,虽然人们的观念在改变、进步,但幼儿园的男教师现象仍然是一个被广泛热议的话题。可如何破解幼儿园男教师缺乏的问题(男性不愿意做幼儿教师但幼儿园又迫切需要男教师)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难题。幼儿园究竟需要怎样的男教师,男性适不适合做幼儿园教师等一系列问题,相信本剧应会给人带来一些必要的思考和启发。
匆匆数十载,章邦鼎依然站在四川影视评论和创作界的潮头,笔耕不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势。在《迷人的星光——章邦鼎影视文集》即将出版之际,我们真心祝愿他身体健康,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