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描述
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现在时间是:YYYY年MM月DD日 H:mm:ss
首页
文刊联
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
联合会会员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期刊方阵
市州刊物
名刊推荐
市州刊物
作品园林
作品精选
作品精选详情页
文艺评论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
文艺月报
文艺选刊
文艺百家
年度百家
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美术
戏剧
音乐
民间文艺
摄影
书法
舞蹈
曲艺
杂技
电影
电视
文艺评论
2018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美术
戏剧
音乐
民间文艺
摄影
书法
舞蹈
杂技
电影
电视
文艺评论
版画
油画
水彩
综合材料
书法
雕塑
作家
剪纸
摄影
漆艺
竹编
锦绣
主编风采
艺产联盟
得石舍
福宝斋
恒杰文化
庐缘画斋
泥上行
关于我们
大事记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首页
>>
期刊方阵
>>
作品精选
>>
心雅行安
心雅行安
来源:
|
作者:
wyqkw2016
|
发布时间:
2019-03-12
|
292
次浏览
|
分享到:
心雅行安
文丨杜臣弘宇
《毛诗序》有云:“雅者,正也。”《尔雅》有曰:“安,定也。”如此看来,“雅安”二字确乎符合中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初来雅安,是在今年8月份,参加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我们这一届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名字叫“骨四雅”。作为一个学界新人,临行前难免会有一丝紧张和惶恐,但这份不安却在踏足这片青山雅雨间烟消云散。再次来到雅安,已能感受到家的亲切,甚至在飞机上与人谈笑,说自己淋过“雅雨”、吃过“雅鱼”也见过最美的“雅女”。总觉得这个四川小城从容安定,不仅是因为这个温和、柔软的名字,也源于这片土地与之相对应的宽厚与包容。在这样一种气氛和环境的引导下,我能做的也只有顺势而为、从心所欲,不经意间才发现“雅安”二字的真正妙处——心雅行安。
雅安可以说是我的福地,是我学术思想和艺术理念走向全国的始发站。作为一名西北师范大学的青年讲师,可以在如此优秀的平台上展示自己,无疑是幸运的。初出茅庐的我,怀着一丝兴奋和不安,就这样踏上了征程。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学术和思想的中心在哪里?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身处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发展和思想交换体系中,而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又不可避免的身处国家背景下的学术体制和思想图谱中。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理学意义上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我的身份、关系、资源的定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决定着我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策略。地理上的边地感,需要我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弥补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歧,而正是在这样一种“追逐”的过程中,更激励起我执着、热忱之心去突破这种“在地感”。雅安之行,不仅让我站在中国最顶端、最中心的位置上发声,更在众多学界前辈的鼓励和指引下坚定了自己的方向。风土人情的熏陶,学术思想的浸润,让我得到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温养,一句不虚此行,又如何能够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全国名刊名家四川行(名山站)”是由雅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雅安市名山区委、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主办,中共雅安市名山区委宣传部、雅安市名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代艺术》杂志社承办的,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艺原创力,进一步提升名山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目标的一次重要活动。
众多学界前辈参会并结合自身知识与理念,对发展名山茶文化和蒙顶山茶深度开发,提出了许多宝贵而富有开创性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的所思所想,我觉得对名山茶文化和蒙顶山茶的开掘,首先要找到定位与中心点。结合名山所特有的风土人情、巴蜀文化底蕴以及生活的具体性,找到一条独特的专属名山的方法和路径,在生产、交换的特定机制中,形成一种无意识精神,摆脱地理位置上的局限,建立一种从局部到全球的联系性观念,在更为深刻和广大的文化意义、精神价值的领域中独树一帜。
此外,我由衷地感谢《现代艺术》杂志社。《现代艺术》(月刊)是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现代艺术》杂志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文艺期刊。期刊以传承巴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为宗旨,形成了自身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具有开拓性、知识性、艺术性、指导性的特点。不仅有“聚焦”这样覆盖中国当下文艺领域重大决策或事件的立意高远的栏目,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地透过艺术活动而发掘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也有“百家”这样倡导“双百方针”的兼容并包的栏目。“锐评”“前沿”“人物”等栏目,则关注文艺界以及批评界的最新动态,将文化历史、独到见解、最新前沿等多点合而为一,不断推陈出新,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手艺”“影像”“印象”等栏目则包涵了文学、影视、美术、舞蹈、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将传统艺术、匠人精神、浪漫主义等元素统统收纳,形成了多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现代艺术》期刊不仅要在四川省内做大做强,更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形成自己独特的受众领域。随着期刊影响力与日俱增,其“野心”也开始显露。
雅安一行让我获益匪浅。不仅坚定了我为自己、为西部发声的信念,充实了我从“边地”走向“中心”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一种态度和一种姿态,我想无论是我自身的学术、《现代艺术》期刊的发展甚至是名山茶文化的推广都需要这种态度和姿态——心雅行安。
作者简介
杜臣弘宇,女,出1989年4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北师范传媒学院讲师、青年电影评论家、《云上的日子》副主编 。
出版专著:《泛传播时代的镜像站点》(上海人民出版社)。荣获多项传媒影视类奖,在《电影艺术》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
上一篇:
秋到蒙顶山
下一篇:
茶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