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描述
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现在时间是:YYYY年MM月DD日 H:mm:ss
首页
文刊联
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
联合会会员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期刊方阵
市州刊物
名刊推荐
市州刊物
作品园林
作品精选
作品精选详情页
文艺评论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
文艺月报
文艺选刊
文艺百家
年度百家
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美术
戏剧
音乐
民间文艺
摄影
书法
舞蹈
曲艺
杂技
电影
电视
文艺评论
2018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美术
戏剧
音乐
民间文艺
摄影
书法
舞蹈
杂技
电影
电视
文艺评论
版画
油画
水彩
综合材料
书法
雕塑
作家
剪纸
摄影
漆艺
竹编
锦绣
主编风采
艺产联盟
得石舍
福宝斋
恒杰文化
庐缘画斋
泥上行
关于我们
大事记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首页
>>
期刊方阵
>>
作品精选
>>
蒙山遇茶
蒙山遇茶
来源:
|
作者:
wyqkw2016
|
发布时间:
2019-03-12
|
312
次浏览
|
分享到:
蒙山遇茶
文丨范丽
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语言。风懂得鸟鸣,山明白水流。茶树本无语,然在嫩芽初发、花开半夏之时,必有皇天后土日日审问。几番闪电惊雷后,蓓蕾初醒,窃得天机,忍耐不住,终于在某个时刻开成一句清楚的话语——“蒙山有茶,思君天涯。盼,来遇。”
——题记
遇见你,在这仲秋水墨般的天色里。
我自三百公里之外来,只为遇见你。在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脚,乘缆车缓慢上行,山上的树枝有些枯黄了,树干或弯曲或直立,在车窗外如半阙古体诗的回音,在此遗世独立。我眼光低垂,不忍再读这些树的言语。就在此时,在这一秒,你闯进我的眼眸。厚密、墨绿、安静,一排排,一行行自半山腰往上叠生着,无限地迎我而来。
茶树,这便是蒙顶山的茶树!
初次相遇,我悬在空中,你稳扎在泥里。看你,你是流动的浪,随缆车上行而绿意翻涌。俯瞰,你半遮着面,不高的身躯呈灌木形态,树冠半披张着,上部黄绿浅色叶片直立,周边逐渐过渡为墨绿或深绿,平展铺开。主枝遒劲,侧枝合轴旁分。分枝上的叶片或椭圆、或细长、或扁平,色调不一,形状有异。一棵树连接另外一棵树,列队整齐,排兵布阵一般,将缆车下的山渲染得绿意盎然。
到达蒙山高处,有寺庙梵音入耳来,千年古樟树掩映着庙宇的红墙灰瓦,天青色仿佛在等着一场烟雨,四野雾气蒸腾,空气甜湿润泽,有飞鸟掠过。站在山顶,人就像是新长出来的,一尘不染,恍若跌入仙境。雅安多雨,雨中心在蒙山。蒙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蒙山山势北高南低。从蒙顶西眺可见瓦屋、峨眉、周公诸山,几峰环列,状若莲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千佛寺、永兴寺、静居庵等古刹座落于茂林间,红墙梵宇,茶园翠霭令人沉醉。千年古树树冠如炬,岁岁年年地庇护着在青苔石阶上膜拜的芸芸众生。
走着,看着,蒙山景点让人惊叹连连。麒麟浮雕后神奇的阴阳石牌坊,处同一位置的右门干左门湿,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甘露蒙泉,无论在何时何种天气下,都只有一壶水的泉量,开井盖则会引发天雨的传说,屡试不爽;皇茶园威严的雕刻,还隐约透出蒙山贡茶的影子。不过,昔日皇茶,现在已经入得百姓家。不论是清流碧亮、味甘鲜嫩的蒙顶石花,抑或是滋味浓厚、香纯持久的蒙顶甘露,还是黄绿明澈、清高宜人的万春银芽,持续氤氲的香气早已深深地渗透进普通老百姓的寻常日子里,成为慰藉红尘俗世苦乐人生的一杯岁月清茶。蒙顶山茶以荣辱不惊的气质,宁静淡泊的品性,让蜀香流播于神州大地。
远处,有七株茶树端坐于石垒中。这便是蒙山茶祖师吴理真种茶发祥地,由此,蒙山也成为中国种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自吴理真在蒙顶上青峰手植第一株人工茶树后,此后的两千多年间,茶香飘越巴山蜀水,滋溢大江南北,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汉代,名山的茶叶经过大相岭运往大渡河以西,形成我国最早的茶道——茶马古道。通过这条汉藏交通运输的“茶马贾道”,蒙顶山茶可换取藏人的麝香、虫草、贝母、鹿茸等名贵土特产。在民间,蒙顶茶被看做祛疾病的神来之物。蒙山被誉为仙山,蒙顶茶被称为仙茶。“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我不知道这些名联佳句是谁作的,但一听闻,就会有一缕缕清冽甘甜、汤色翠绿的茗香入心入肺,弥久留香。
登临蒙山顶,茶海已经尽收眼底。满眼的绿随连绵起伏的山铺展开去。空气清绿,鸟鸣翠绿,茶树黄绿,连泥土也是墨绿的。这一望无垠的绿呀,囿住我的眼睛,浸染进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整个人,便完全被茶香满满的负氧离子环抱了。手指之处,眼观之所、脚踏之地,无一不是茶色葱茏,茶香怡人。想必,陆羽著《茶经》之时,也应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吧。天色渐暗,蒙顶茶山出落成一幅水墨画,远山近岱,雾气缭绕。偶尔会有一位采茶女出现,戴着茶巾口罩,专注地采摘着叶片。我屏气凝神,不敢喧哗,怕人间的杂音扰乱了采茶人的清宁。此时此景,只适合抚琴听曲,作赋吟诗:
“绿波奔涌千重山,名山雅雨听蒙泉。
暮鼓千寺秋依旧,一盏禅茶浩宇悬。”
有风,自远处翻山越岭而来,发丝轻拂处,可瞬间闻到茶香。口、耳、鼻、舌顿时就浸泡进这一山的茶色里。此刻,我仿佛化身为山中一叶茶,自由地舒卷在蒙顶玉壶里,身心轻盈晶亮着,通透如明前甘露,在水雾中起伏沉淀,然后舒坦着、淡泊着铺展开去;又如一粒蒙山雀舌茶,正虔诚拱手,站立在佛祖释迦牟尼佛前,感悟着禅茶苦静、温润绵长的思想和修炼,看佛祖拈花一笑,观宁静致远、仁义礼乐的意境和礼节。我只想对着蒙山圣茶,对着物华天宝的绿色氧吧大声呼喊:“请天地者饮我如清茶如甘饴,今夕遇见你,我再无归期。”
这时候,途中见过的那一株千年茶树,又浮现在眼前。那茶树,不争不露,不炫不辱。盘根错节处,虽饱经风霜,却总是笑迎寒暑,历经千年苦难,依然生生不息,稳稳扎根在崖边瘠土里。年年根深叶茂,舒展枝条,缕缕清香扑鼻,片片仙茶似锦鳞。在蒙山叠嶂之巅,在云海雾气升腾之上,兀自朝朝暮暮,安稳踏实,芬芳悠远。
我听见茶语:“蒙山有茶,伴君天涯。梵音殿下,甘露普洒。”
作者简介
范丽,
女,四川省隆昌市人。笔名蓝兰、蓝。
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隆昌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文字见于《四川旅游》《西南作家》《四川政协报》《天下云山》《凤凰文学》《内江日报》《沱江文学》等。
出版诗集《青春诗歌读本》。
上一篇:
蒙顶山茶雅韵流
下一篇:
秋到蒙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