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一读映铮《荷之诫》
来源:《现代艺术》2016年第09期 | 作者:李明泉 | 发布时间: 2017-02-21 | 452 次浏览 | 分享到: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的灰色情愫在《荷之诫》里得到转化和颠覆。这,是映铮有别于过往诗作的别样奉献和审美价值。


历代诗人写荷咏荷佳作叠出,或赏“荷叶罗裙一色裁”,或叹“菡萏新花晓并开”,或思“小荷才露尖尖角”,或喜“映日荷花别样红”,或问“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写尽了荷花的人格形象,今天的诗人欲超越古人的立意诗境似乎很难了。


映铮的咏荷组诗,以“诫”为魂,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位高洁典雅而又激情奔放、渴望爱情而又拒绝庸俗的荷花仙女形象。她的花开怒放是为了赢得相互尊重和真诚的彼此欣赏,“要么端坐佛祖,要么托举圣女”;她的舒展翠盖是为了告诫浅薄轻佻者“我不是四叶草”,以为那是你拨弄的幸运,我是深沉内敛而充满柔情的“荷叶生时春恨生”的大美圣者;她的一池清梦是为了训诫世俗的无知肤浅与无果之忧,“你追逐的蜓影花期”已成过往,痛苦已转变成如今的甜蜜;她的“唯美的洗礼”告诫那些“贪婪的鼻翼”,我将在骄傲的沐浴中回到当年的微笑“甜而不腻”,韶华虽逝,圣洁如初,这就是我一生的节操和守持。


这里的“荷”在诗人笔下已生成为有情有爱、有苦有乐、有忧有思的圣女形象,她置于世俗包裹之中、置于轻曼玩亵之中、置于岁月雕刻之中,却仍能洁身自好、初心不改,厚植大地,托举水滴,为这个世界呈现如诗如画、尽善尽美的馨香的醉景、妍丽的色彩和怒放的生命。这种荷之韵荷之舞荷之情荷之爱,足以回应、浸润、融化在我们的情感世界和生命旅程之中了。“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的灰色情愫在《荷之诫》里得到转化和颠覆。这,是映铮有别于过往诗作的别样奉献和审美价值。


在此,不妨将映铮《荷之诫》全诗呈现于后,与读者共欣赏。


   《之花说》:请不要对我行挑逗之礼/你沉醉我的芳菲/却不懂我的雅致/就算拥抱了我的菡萏之体/也不会成就你的传奇/一旦我怒放要么端坐佛祖/要么托举圣女


    《之叶说》:我不是四叶草/不要试图拨弄我的身姿/找寻某种肤浅的秘密/我舒展翠盖/是不想留下任何痕迹/就算时光,也只流淌在我心里/我托举的水滴/只为灌溉脚下那片柔软的土地


    《之薂说》:你叫我莲子  我不应你/是因你不懂我的雅号叫作薂/不懂我泅渡的一池清梦/是千帆过尽的含蓄/你追逐的蜓影花期/是我年轻时欲语还休的心事/感谢你的庸俗/让我得以,悄悄地甜蜜


   《之藕说》:请收起你贪婪的鼻翼/闭上眼,等待我骄傲的沐浴/在你鄙视的泥底/我完成了一次唯美的洗礼/浊泥不腐,韶华易逝/我把岁月,从春天轻叠到冬季/只为凝炼如玉的身躯/瞧,多么圣洁/一如我当年的微笑,甜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