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描述
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现在时间是:YYYY年MM月DD日 H:mm:ss
首页
文刊联
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
联合会会员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期刊方阵
市州刊物
名刊推荐
市州刊物
作品园林
作品精选
作品精选详情页
文艺评论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
文艺月报
文艺选刊
文艺百家
年度百家
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美术
戏剧
音乐
民间文艺
摄影
书法
舞蹈
曲艺
杂技
电影
电视
文艺评论
2018年度百家推优工程
美术
戏剧
音乐
民间文艺
摄影
书法
舞蹈
杂技
电影
电视
文艺评论
版画
油画
水彩
综合材料
书法
雕塑
作家
剪纸
摄影
漆艺
竹编
锦绣
主编风采
艺产联盟
得石舍
福宝斋
恒杰文化
庐缘画斋
泥上行
关于我们
大事记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首页
>>
期刊方阵
>>
作品精选
>>
从雅安到雅典或者相反
从雅安到雅典或者相反
来源:
|
作者:
wyqkw2016
|
发布时间:
2019-03-13
|
452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雅安到雅典或者相反
文丨牛寒婷
2018年下半年,我连续两次去到雅安小城,中间只隔了两个多月,奇妙的是,这两趟身体的雅安之行都出乎意料地强化了我精神上的雅典之旅。
雅安——雅典?当然,精神上的旅行需要以阅读为交通工具。
前一次去雅安是八月份,当时,我刚读完英国作家基托写的名为《希腊人》的书。按说这书不厚,可我却读了整两个月。它不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希腊的书,可那既散文化又学术范的语言风格,让它从其他希腊著述中脱颖而出,不断地诱惑着我,让我充满好奇地去到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城邦,流连忘返——比如这种让我迷惑不已的句子:“色诺芬讲过一个不朽的故事,这个故事因其不朽,故能在此复述”,它那圆周式的语义和逻辑游戏风格,似乎我无论读多少遍,都会觉得妙不可言。显然,我拖拉延宕的把玩速度所意味的是某种带有偏执狂色彩的阅读癖好,正在得到宣泄释放。
看上去,我正堂而皇之地为自己散漫拖拉的阅读寻找好听的借口,可事实上,关于古典阅读,我一向讳莫如深。自打两千多年前古老的希腊世界成为我阅读趣味的投射中心,这一年多里,针对这一主题,我很少能得到师长的点拨,也鲜见友朋传递的呼应,当我一遍遍地体味着那些养育了现代文明的遥远故事时,更多的时候,我只是与我自己这个对话伙伴尽兴畅谈。在“互联网+”的娱乐时代,回溯古典文明,在许多人看来有些太老派,久而久之,我便对沉潜希腊这原本对我意义非凡的阅读事件三缄其口,耽溺于那些像希腊文明一样散发着光芒的膜拜时刻,在延宕的阅读世界里独享把玩的乐趣。
去雅安参加一个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时,我仍然把已经耳鬓厮磨了两个月的《希腊人》带在身边。那十天里,我与几位新交,每晚都闲适地漫步在青衣江边,而与D一道谈论我一向讳莫如深的古希腊世界,便是那闲适时段里的华彩部分。
离开雅安后,我常试图回忆在我尚不知晓他简直就算得上半个希腊专家时,我们那不多的几句对话,却总是未果,就好像那几句货真价实的对话其实并不存在。我熟稔大脑处理记忆的这套伎俩,这正是另一个“我”制定的游戏规则:在潜意识里,“我”更愿意制造出我与D的交流完全始于基托和围绕《希腊人》的假象,以此来满足我对阅读一向抱有的纯粹形而上的浪漫幻想。
就好像阅读时,我们常会发现一条潜隐的线索,听任它牵引着我们的好奇心缓行或疾走,我与D的交流就是顺理成章地严格按照“阅读”的轨道向前推进。于是,在雅安的日子里,《希腊人》便不再仅仅是我行囊中的旅行伙伴,更是我自说自话时的倾诉对象,它已经成了我与D言说不尽的千头万绪,它带着我们,在希腊世界的许多个角落信步往返,又与许多个宽袍长衫的睿智哲人谈玄说理。雨城雅安的夜晚,对我来说十分陌生,亦师亦友的D陪伴着我神游了我从未涉足但已然视作故乡的雅典,而我也终于得以将那些“不与外人道”的隐秘阅读,一股脑地倾泻出来。雅安与雅典、基托与希腊、青衣江与D……这一切,都仿佛是阅读和旅行早已为我安排好的命运。
但故事到这并没有结束。两个月后,为了一次采风活动,我再次成了雅安的客人,这一回,雅安同时接待的还有我正沉迷其中的一本《苏格拉底传》。那是一个十月清冷的早晨,我提前两小时赶到机场,想尽量心无旁骛地在途中多读一点这本精彩的小书。在这本书里,作者泰勒以极其严肃的学者风范,渲染了苏格拉底的思想遗产,与基托散文化的调侃笔法不同,泰勒把对苏格拉底诚挚的热爱,渗透在了严谨客观的学术考察中。凭借戏剧艺术家的本能与天赋,柏拉图塑造的神一般的苏格拉底包括他的心灵形象,就像他那极易辨认的扁平鼻子一样,清晰地从《苏格拉底传》中浮现出来,而此前,我从未看得如此真切……在住进雅安名山区的宾馆以后,我顾不得打量窗外月光夜色里朦胧的蒙顶山山影,就埋首于房间台灯的光区之内。
命运女神再次把奇迹带来。就在我反复琢磨《苏格拉底传》耐人寻味的结尾时,忽然,微信提示音在寂静中嘹亮地响起,我愣了一下,才恍然意识到,今夕何夕并身在何方。令我惊讶的是,信息竟是久未联络的D发来的,他说此刻他正在雅典,数日的漫游让他有些疲累,甚至孤单,幸好有一本英文版的《苏格拉底传》与他相伴,而他刚刚把它读完……
我无法像两个月前那样,一与D交流希腊,就立刻风风火火地信息往复。在某种偶然性的震惊之中我迷失了,我不知该怎样描述此时的感受。如果我告诉D,此时我正在雅安的宾馆里读中文版的《苏格拉底传》,身在雅典手捧英文版《苏格拉底传》的他会不会认为,我是在开一个拙劣的玩笑?我记起一句希腊谚语,其大意是,只要人还没闭上眼睛,就不要妄图对命运指手画脚。平静半晌,我只是将正在回味的《苏格拉底传》的最后一句话,既是有感而发又是下意识地抄给了D:“其实苏格拉底最重要的‘继承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柏拉图。”
作者简介
牛寒婷,1979年生,本科学经济,研究生读文学,居住沈阳,供职于文学艺术研究部门,从事编辑工作。
现为《艺术广角》副编审。曾获第四、五届辽宁文艺评论奖、“东北三省电影论文评比”一等奖。
上一篇:
蒙山顶上茶
下一篇:
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