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一把吉祥蕊作甘露
来源: | 作者:wyqkw2016 | 发布时间: 2019-03-13 | 1192 次浏览 | 分享到:
采一把吉祥蕊作甘露
文丨映铮

川西南,邛崃山脉,素色的蒙顶山清远,深美。百年茶树下饮一杯甘露,多大的世界,多长的人生,都在这一杯中沉淀升华。甘露是蒙顶山茶中的极品,过去只有帝王将相可享用。这样一对比,就觉浑身洒满了金光。再细看杯中纤秀,嫩绿,明亮,披着细毫的嫩芽轻轻舒展,像看岁月和自我慢慢开合。咽下那股爽口的清洌,馥郁之气便弥漫心头。这不得不让人对茶圣吴理真表示崇敬。从树到茶,从野生到驯养,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到的?是真的与鱼仙恋爱种植的爱情树,还是尝百草尝出了治病功效?除了解渴,藏族同胞真需要用它解腻消食?

我对茶,属浅尝辄止级,小时候喝了一口爸爸杯里的茶,又是咂嘴又是吐舌。惹得大人们狂笑不止。爸爸说:就是这杯茶,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于是,我对这个区别过程很感兴趣。

茶的故乡是中国,再精确点就是蒙顶山,关于这个,东汉就有了记载。养育它的除了雅雨、雅女还有雅鱼,据说,茶的种子就是和吴理真恋爱的仙鱼带来的天外之物。所以,代表着天地人的雅雨、雅鱼、雅女就是雅安的组成要素,一直以来被人津津乐道,故事悠长。随“全国名刊名家名山行”采风队走进蒙顶山茶史博物馆,茶马古道吸引了我。影视剧里的茶马古道片段虽然悲壮,但沙盘上翻山越岭绵延千里的场景更令人震憾。看到一些实物留存,听讲解员的解说,那些伴着故事情节,甚至带点朦胧美感的画面变成了对严酷大自然的敬畏,对古代生存环境的担忧,更是被他们顽强坚韧的生存意志力所折服。因为地处高寒,空气和食物都稀有,长期以牛羊肉为主食的藏人离不开酥油茶,熬制的茶叶就是蒙山上的边茶。闻名世界的川藏茶马古道自名山起,直入藏区腹部,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自然形成了路。从这条壮观神秘的古道,看到了汉藏政治、经济、文化纽带形成的艰难,也明白了汉藏唇齿相依的根源。细读茶叶进化吏,方知从贩夫走卒的生活佐料,到文人雅士甚至王公贵胄的座上宾,也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等待。能跃上枝头作凤凰,是因为遇到了非凡人物的垂青。这个非凡之士就是唐玄宗。

公元742年,57岁的李隆基初登大典,安排好诸般国事后,他又做了一件令自己惬意的事,那就是颁旨蒙顶山的“圣扬花”为皇家专用茶。据传 ,他幼年在祖母则天大帝那里尝过此茶,便被那细嫩的清香勾了魂。经他御笔这么一点,蒙山顶上便华彩熠熠了。从此,每年春茶芽头发出,这蒙山顶上就热闹非凡,采茶的仪式也变得庄严而隆重。可谓官民僧齐动,七十二僧先举行盛大的祭天地鬼神仪式,再由十二位僧人颂经引领,向征凝聚了一年十二个月的精华,再由地方最高长官带头采摘,一共要摘360片,代表一年中的每一天都要这般清明新鲜,充满朝气。这360朵茶将特别醅制和珍藏,炒制都有专门的茶僧。制好以后贮入银盒送往京城,以供皇帝祭祀之用,此茶叫“正贡”,稍后采制的才供给皇室成员平常时享用。

茶如人生,杯水之中优劣自明。好茶自然需好水,所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何窥其体”。陆羽在《茶经》里就说了茶的若干种享煮法,《红楼梦》也说什么花上的雪化了泡什么样的茶,还需经过多长时间的窖藏方可启用,精细袅娜得我都怀疑自己是猴子了。蒙山顶上那幅“杨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点明了才子佳人把品茗饮茶当作一种品味生活,不但要最好品质,更要最高境界。杨子江在江苏镇江,江心的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只有这样的极品才配黎阳王赞的这“人间第一茶”。看来,这茶不仅让人发现了生活的美学,更让人生出与草木对话的空灵。你看,历来写茶的诗词佳句数不胜数,白居易的“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当是品了蒙山茶后的深切体会。

高远细腻心相惜,风雅总是自茶起。有心人品茶常会有些东西在心中涌动,看茶在杯中香云幂覆,犹如山水之魂在唇齿间荡漾。路过蓬勃葱茏的茶园,忍不住掐了两朵放手上揉捻,放嘴里细嚼慢品,浓郁而深沉的茶香,化成了这首《小重山.蒙顶茶》——

地雾天烟露化霜。采茶蒙顶上、桂正芳。
纤纤玉指叶成双。微风起、清雅碧云妆。

鲜叶映骄阳。揉搓烘炒晒、再珍藏。
青瓷丽影沐秋黄。执杯盏、灵泉泡更香。

茶总是与静、雅和思考相关联。不一定能祛除人生的枯燥与贫乏,但一定能让人静享内心的丰富与圆满。倒真是没看到吵架的人呷一口茶骂一阵,更不能揭开茶盖拂去茶沫闻闻茶香再掳起袖子去动手打架。苏东坡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只有心安静,乾坤才清明。谈生意,论艺术,红尘滚滚,家长里短,论理说情,茶都是最好的陪伴和最深情的告白。

安静,是通往灵性的捷径,是窥得自然神机的钥匙。相传陆羽著《茶经》,是因为茶香熏出了灵气,另外有人生了重病,久不痊愈。得老翁指点,采蒙山茶治宿疾。煎服后果见奇效,不仅病愈,而且眉发再生,体格精健,容颜青春。若果真能得灵气,又能健体美容,那我与茶的关系就必须更进一步了。这茶在东汉时期就有了吉祥蕊的美称,若能时常亲手采一把,制成甘露茶,再结交几个“竹林贤达”,魏晋之美是不是就触手可及了呢?


作者简介
朱映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开江文艺创作办公室主任、开江文联副主席、《魅力开江》执行主编、政协达州市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政协开江县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常委。
作品远发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曾获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散文精英”奖,四川省散文学会“散文奖”,达州市“五个一工程”奖。
为达州市“首届文艺创作政府奖”唯一女性获得者,其人其作被收入《中国散文家大辞典》等35部著作。出版有《欲望书香》《独品》《惟慕此时》《但是》等文集。